在農村地籍項目中,傳統方式依賴RTK人工打點,全站儀測量還需要進行搬站、定向等工作,項目效率低下、信息不全,同時還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在大面積、大區域的測量場景下,傳統方式很難滿足項目工期要求和作業要求。
項目工程區面積較大,使用傳統的全站儀+mini小棱鏡進行數字化測圖,測量耗時耗力,成本還高;而RTK測量雖然效率更高,但在實際工程測量過程中,普通RTK對于測量房角,尤其帶有較高墻面的房角地界點容易測偏或者測不準。
另外,因為墻角信號遮擋和天線半徑影響,無法達到5cm誤差內的要求。測量人員常要各種秀特技,爬樹再爬房頂,對中采集麻煩不說,人身安全也不敢保障,和當地住戶溝通還可能受阻。
使用設備
項目采用iRTK5 X電臺模式進行測量。遇到房角屋檐時,無需繁瑣的校正,無需扶直對中桿,比常規傾斜測量RTK校準簡單得多,斜著就能把墻角的點給測了。30°以內的傾角,3cm定位精度妥妥的,符合5cm內定位要求。
操作步驟
由于農村地籍的特殊性,一個界址點點位需要測量和檢查兩個步驟。下面來看看iRTK5 X無校正傾斜測量在農村地籍測量中的基本步驟:
操作步驟
01基準站與電臺架設
第一步,架設基準站,移動站連接后,啟用iRTK5 X傾斜測量功能;
02在已知點進行檢驗
第二步,同一個界址點,我們通過關閉傾斜測量功能扶直對中和打開傾斜測量功能后(30°內)進行對比,檢驗已知點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03傾斜測量作業
第三步,按照設置界址點的標記位置進行傾斜測量,將對中桿傾斜到適當位置,對中桿尖頭位置在界址點位置,然后采集記錄;
04內業測量記錄
最后,利用RTK設備測出界址點以及房屋數據,提供給內業作業人員。至此,利用RTK設備進行傾斜測量操作完畢。
目前,新疆阿克蘇農村地籍項目已經采集2萬多個點,完成項目進度70%。使用iRTK5 X無校正傾斜測量,一天可完成50戶以上,而使用傳統全站儀一天只能測20戶左右,節省了大半項目工期。
精度方面,由以下結果對比可知,在架設電臺的情況下,iRTK5 X傾斜測量(30°內)的數據精度符合項目要求,外業測量效率比之前提高了2倍多。
如今,在全國各地的農村地籍項目中,像iRTK5 X這樣省時、高效的設備仍需鋪陳開來投入使用。相比以前的傳統測量,無需校正的RTK傾斜測量不僅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精度,最重要的還是節省人力及項目經費開支,給傳統測繪帶來新鮮血液,節約了不少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