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工程測量放樣
項目背景
通常RTK能提供的單點定位精度并不高,因此衍生出了設立基準站,向移動站發送差分改正數據,提升移動站相對定位精度的模式,有效地將測量精度提升至厘米級。這種在地面設立基準站的模式,我們稱之為地基增強。然而當我們遇到海洋、沙漠等無法建設基準站,或者投入產出比過小的環境時,就需要更合理的增強方法,因此產生了星站差分系統,即利用衛星來代替RTK基準站。星站差分結合了地面的差分增強與衛星廣播,改正信號的覆蓋范圍更廣,且無需用戶對接收設備做出較大改變即可使用。但定位精度較地基增強系統稍低,受山地等環境影響較大,目前普遍應用于地形開闊、人跡稀少、對定位精度要求一般的場景。
面臨挑戰
1. 控制點距離較遠,選擇控制網的分布選點
2. 控制點破壞比較嚴重
解決方案
本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使用中海達第五代智能小型化RTK接收機--iRTK5衛星數據的接收,iHand30手簿和Hi-Survey軟件進行找點、采集、計算參數等工作。
該解決方案的優勢體現在:
1、用戶不需架設基站及連接CORS參考站;
2、不受差分數據鏈傳輸距離限制;
3、不受移動網絡信號限制,真正實現單機作業、單人作業、高效作業。
? 現場一片荒沙廢礫
項目成果
與傳統的RTK測量技術相比,星站差分技術不僅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定位特點,而且擺脫了基準站的束縛,不受數據鏈的影響,單機作業范圍更廣。在本次項目作業中,iRTK5星站差分模式下固定時間基本上在20分鐘內,固定解點位中誤差跳動不大,平面精度小于5cm,高程精度小于10cm。滿足基站外掛電臺距離無法到達區域、網絡CORS RTK差分信號無法到達的野外環境下RTK的厘米級定位要求。隨著先進技術及設備的推廣普及,星站差分將會憑借便利的服務在大地測量領域獲得更長遠的認可和發展。
案例推薦閱讀
分享 :